稳定  发展  改革  创新
INEWS / 新闻中心
运动医学类纳入第四批耗材国采,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来源:私募排排网,时代财经,MedTrend医趋势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3-10-06 | 427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7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下发文件,通知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会议内容包括介绍第四批国家组织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后续工作安排,部署医疗机构报量

9月7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下发文件,通知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会议内容包括介绍第四批国家组织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后续工作安排,部署医疗机构报量等。

在此前的三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中,涉及的产品包括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脊柱类耗材等,中标产品的价格平均降幅超过80%,而即将到来的第四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则锁定了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高值耗材。

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早有预兆。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曾透露,今年将就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展开集采。今年8月底,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前往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等工作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对于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产品的选择,医疗器械营销培训专家王强对时代财经表示并不意外。“人工晶体此前已经在多个地区进行过集采,进入全国集采也是意料之中。骨科运动医学耗材的地区集采虽然做得不多,但这是目前骨科耗材中唯一还没有集采的,此次骨科运动医学耗材集采后,骨科领域的高值耗材基本上已经全部实现集采。”

王强预测,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依然会按照2个维度,即产品、市场占有率进行分组,价格降幅在82%左右,中选率在80%左右,会有三个小企业报出超低价,降幅达到90%以上,会有一到二个外资企业被淘汰出局,国产头部中标的企业销量会增长2.5倍左右,出厂价会下降17%左右。

运动医学类纳入国采,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此次国采纳入运动医学耗材和人工晶体属于市场略微预期之外,主要因为这两个市场由外资企业主导,其中运动医学耗材只在地区进行过小范围的集采。那么什么是运动医学类医疗器械呢?

运动医学的医疗器械产品包括关节镜系统和植入物。关节镜系统包括关节镜、动力系统和辅助设备等,用于检查和治疗运动医学相关的疾病。植入物包括固定装置、软组织重建物和相关配套工具等,用于关节、软组织相关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此次纳入国采的运动类相关耗材产品类别主要包括植入物的固定物品,如带线锚钉、免打结锚钉、固定钉、固定板、修复用缝线等。

运动医学医疗器械产品可用于多种疾病,包括肩关节疾病、髋关节疾病、膝关节疾病以及小关节疾病等。例如,在肩关节疾病方面,运动医学产品可用于治疗肩袖损伤、盂肱关节不稳、肱二头肌肌腱损伤、肩关节周围囊肿等。

在骨科细分领域中,运动医学是重要的细分领域,占据全球整个骨科市场的10%以上份额。中国运动医学市场由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施乐辉、Arthrex、史赛克、强生和康美等五家外资企业合计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

尽管外资企业占据市场份额较多,但国内企业已积极布局,并推出了多款运动医学产品。例如,以凯利泰、天星博迈迪等为代表的企业已完成了多款产品线的布局,主要相关产品已陆续进入市场。整体来看,国产企业已具备了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能力。

此外,运动医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据西南证券研报显示,全球运动医学市场在2018年的规模已接近60亿美元;国内运动医学市场正快速发展,将是未来几年骨科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此次国采为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提供同台竞技的机会,加速了对运动医学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的进程。

竞逐集采的“三板斧”:品牌、产品、供

国内运动医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骨科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据西南证券研报数据,2019年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预计接近30亿,增速超过25%,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

骨科市场中,运动医学领域的国产替代率较低,85-90%的份额仍由进口品牌占据。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将为本土运动医学企业带来极高的成长天花板,带量集采则是撬动格局重构的那个关键支点。

从当下的国采规则来看,要赢得国采的大机遇,关键在于品牌、产品、供应链。而这三要素均需要长期的深耕和积淀。

一方面,根据2021年医保局、发改委等八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约定采购量”的规则为:

采购量基数根据医疗机构报送的需求量,结合上年度使用量、临床使用状况和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进行核定。约定采购比例根据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数量等合理确定。约定采购量根据采购量基数和约定采购比例确定,在采购文书中公开。

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产品过往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量将成为约定采购量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从日前发布的《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文件中可以看到,国采对于耗材产品品类以及材质的要求都更加具体和细化。这进一步利好产线齐全的企业。“能否按时按质按量进行供应”也是集采中选的重要考量要素。在这一领域,锐健医疗自成立以来持续投入国际领先的设备和技术而打造了完整的一站式制造体系,将成为其赢得国采的一大助力。同时,锐健医疗积极推进精益生产,精益管理和数字化转型,与上下游合作方共同形成产能互补的柔性链条,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了供应链整体的敏捷度。

除此以外,随着集采的“温和化”,在限价以内,运动医学耗材的竞争将不是最低价格的竞争,而是在近乎相同的价格之下成本的竞争。